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琐事 / 正文

王明铮在全省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年09月17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生活琐事 | 浏览: 113次 | 评论 0

在全省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示范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王明铮

(2011年6月23日)

同志们:

刚才,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从大家介绍的情况来看,总的感觉我省前半年的工作基础扎实,开局良好。下面我就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开发、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农村人口2730万,16岁以上农村劳动力1933万。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7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多年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一直是我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村脱贫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获大”的重要措施。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贵州省农村脱贫的一项长远战略来抓。特别是今年春节以来,针对“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在的现象,省委栗战书书记作出了“准确了解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协调好我省企业用工和出省劳务关系问题,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批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省政府赵克志省长也多次打电话了解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同志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时亲自过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情况前所未有,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深刻领会栗战书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二、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带来深远影响。经济高速发展会更多地拉动就业增加,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全省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对此,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我省 “十二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创建15个以上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万人以上,其中2011年创建3个以上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以上。

当前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充实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二是统筹规划和积极拓展跨地区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等多种转移就业渠道。三是全面推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夯实工作基础,提高服务管理能力,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规模上稳步扩大,在素质上不断提升,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并落实见效。重点完善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帮助创业者解决融资难、场地难、办事难等问题,构筑绿色通道和创业平台,促进更多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构的设立是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做好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基本保证,各地要高度重视。从目前全省情况看,大多数市(州、地)本级和部分县(区、市)已建立或正在办理相关设立手续,只有个别地区仍停滞不前。已建立的市(州、地)本级和部分县(区、市),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提高服务能力,为创业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正在办理相关设立手续的市(州、地)本级和部分县(区、市),要加快步伐,确保小贷工作的及时开展。个别停滞不前的地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年内实现地区本级建立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构。

(二)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机制。二是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三是实施分类培训、中短期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大力发展“订单、定向、定点”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优势,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前几天,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对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补贴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各地要抓紧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学好、用好、落实好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三)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和信息统计制度。以乡镇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托乡镇村平台,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调查统计制度,定期了解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输入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状况,做到基础台账明、动态数据清、就业状况准,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动态管理,为分析判断形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以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为抓手,突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工作正在全国大力推进。2010年,包括我省罗甸县、黔西县、遵义县、正安县、天柱县、石阡县等6县在内的192个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各省从2011年起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今后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将从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中确定。抓好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工作是创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基础,也是大力实施我省就业和创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今年我省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工作思路是:一是发挥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典型示范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罗甸县等6个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二是启动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启动全省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确定为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县(区、市),要按照省厅《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工作重点》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就业和创业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以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民生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大局,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力开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本文发布于http://ni-ni.top/ 转载请注明。